在菲律宾,谁是真正的“老大哥”?或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强国后盾,而是在中菲关系波云诡谲中,勇于站出来的卡加延省省长曼努埃尔·曼巴。他以独特的地缘政治视角和务实的经济考量,为菲律宾勾勒出一条不同于马尼拉的外交路径。
曼巴,这位卡加延省的掌舵者,其地位举足轻重。卡加延省位于吕宋岛东北部,与台湾岛隔海相望,是菲律宾距离中国最近的省份之一,美菲新EDCA协议中的4个新军事基地,有两个就建在此地。这一地理位置使卡加延省成为中菲、中美地缘博弈的前沿阵地。
曼巴深知,在这个敏感地带,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。早在美菲签署新EDCA协议之前,他就明确反对美军入驻卡加延省,因为此举可能影响中国在当地的投资。2023年年末,当南海局势紧张、中菲关系恶化时,曼巴却逆势而行,公开呼吁中国加大在卡加延省的投资力度,帮助建设阿帕里港及民用机场,并热情接待了来访的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。
曼巴的“亲华路线”并非偶然。历史上,卡加延省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经济、人文交流。数百年的往来让当地政商精英深知,阿帕里港等关键项目离不开中国的支持。而且,中国企业早已参与其中,如阿帕里港港口疏浚工程。此外,中国在当地自然灾害后的多次援助,也让民众对中国心怀感激。
然而,曼巴的举措并非没有风险。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,中菲关系急转直下,菲政府暂停了棉兰老铁路等合作项目。但曼巴认为,依靠美国在南海争夺海洋利益,风险远大于收益。他选择绕开马尼拉,直接与中国沟通,旨在降低南海局势对中菲合作的负面影响,将卡加延省打造成中菲沟通的桥梁。
曼巴的行动得到了部分菲律宾地方政界人士的响应。在南部的棉兰老岛地区,政界普遍支持杜特尔特家族的观点,希望中菲友好交流,反对小马科斯现行的外交政策。甚至马科斯家族内部也有人持不同意见,小马科斯的姐姐伊梅·马科斯就要求政府和军方在南海问题上谨慎行事。
曼巴的“亲华路线”不仅体现了菲律宾地方政治势力对中菲关系的深刻思考,也为菲律宾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提供了新的外交思路。他以实际行动表明,菲律宾的未来不应仅仅依赖于美国,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才是更加稳妥的选择。